第三部分 就业工作举措
2022 年,面对就业岗位需求缩紧、政策性岗位拓展受限, 以及上海本土疫 情反复带来的挑战,学校党政领导高度重视,全校上下攻坚克难,明确目标、夯 实基础、落实责任,加强就业指导与服务、拓宽就业渠道,毕业生初次就业率有 了新的突破,圆满完成 2022 年毕业生就业工作。
一、倾情助力护航,深化就业工作全员参与机制
1.落实“一把手”工程,全员、全程、全方位推进就业工作。学校高度重视 就业工作,将毕业生就业工作作为党委会、校长办公会等重要议题予以研究部署, 并要求全校上下认真贯彻执行到位。学校党政领导高度重视 2022 届毕业生就业 工作,加强顶层设计,强化责任落实,坚决贯彻就业“一把手”工程。召开专题 推进会议,研判就业形势,调研学院就业工作开展情况,将毕业生就业作为学校 工作的重中之重大力推进。不断完善“学生为本、校院联动、全员参与”的工作 模式,层层落实就业主体责任和目标责任制,建立“学校主抓、学院主导、共同落实、全员参与”的就业工作体制,充分调动党团组织、教师、辅导员、专业导 师等各方资源,形成了“全员参与、师生同力”开展就业工作的良好局面。
2.书记校长带队“云走访”,架起访企拓岗线上“云梯”。上海本土疫情爆 发给学校毕业生就业带来重重挑战,为助力毕业生顺利就业,大力开拓就业市场, 学校积极响应教育部号召,率先吹响“书记校长访企拓岗促就业专项行动”的号 角,书记、校长亲自在线“直播荐才”,院长、书记全员参与为毕业生“打Call”。 2022 年上半年累计举办 9 场“书记校长访企拓岗”线上校企交流活动,搭建“云 端”访企拓岗之路,9 场推荐会共吸引用人单位 225 家。截至 2022 年 8 月底, 学校共通过就业信息服务网、“立信就业服务”微信公众号、毕业班辅导员微信 群发布招聘需求 23000 余个;举办 45 场宣讲会,累计提供招聘需求 4100 个,参 与毕业生近 2000 人次;举办 26 场线上线下招聘会及秋季招聘周等活动,参与企 业 2731 家,累计招聘需求 48300 个;总需求人数与毕业生人数之比约为 18:1。
3.抓住扶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政策,实现多元化就业。充分动员学生根据 考研、二学位、考编、考证、选调、三支一扶等政策,紧紧抓住学校上下合力做 好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大环境,动员我院教师积极为毕业生联系用人单位,紧紧抓 住产学研一体化和校企合作的大平台,挖掘实习、就业基地潜力,为就业创造良 好环境。
二、思想引领,学缘育人,打造社会合力育人大平台
1.思政教育先行,引导学生树立正确就业观。面对疫情挑战及“00 后”学 生日渐多元化的就业发展趋势,学校以思政教育为入手点,通过职业规划课程与 第二课堂活动等,把思政元素与生涯教育的融合,培养学生积极应对压力、树立 健康就业心态,疫情期间,涌现不少敢于担当的毕业生冲锋陷阵。学校还积极宣 传相关政策,做好“选调生”“大学生村官”“三支一扶”等基层项目的组织招 录工作,推荐优秀毕业生到基层就业,引导学生把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中,激 励毕业生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。
2.学缘就业育人,创建社会合力育人平台。为丰富职业生涯教育手段,拓宽 育人载体,2022 年学校全新打造了“学缘就业育人平台” ,向用人单位、各界 校友发出广泛邀请,构建了包括校内校外、不同年龄结构、行业类别的百人“职 程生涯”导师团。开展“薪火相传 ·棹梦行舟”职业作品大赛,在学缘导师的指导下,分多个赛道开展职业生涯主题的比赛活动,吸引了来自大一新生至大四毕 业生的参与。通过多种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方式,让学生在体验中领悟生涯发展 规律,唤醒学生的主动就业意识,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。
3.以就业指导教研室为依托,加强对大学生就业状况与应对策略研究。改 进大学生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方法,提高课程教学质量,教研室组织两 校区 73 名教师参与课程的集体备课,举办各类就业指导讲座、职业能力训练营、 职场风云挑战大赛、职场嘉年华等职业类赛事与活动 50 场。建立起家庭经济困 难毕业生、就业困难毕业生、少数民族毕业生等特殊群体信息库,对特殊群体毕 业生的就业问题进行重点帮扶。高校毕业生“慢就业”根源与破解路径研究、玉 心坊职业心理与礼仪工作室 2 个项目获批 2022 年上海市教委就业类项目立项。
三、打响品牌,赢得先机,拓宽毕业生就业渠道
1.首发招聘会发令枪,举办上海市金融招聘专场。充分发挥和宣传应用性金 融与会计等财经人才培养的品牌优势,学校主动对接外部资源,依托上级单位上 海市学生事务中心的支持,共同举办 2022 届上海高校毕业生校园金融专场招聘 会。精准面向金融专业毕业生送岗位、送政策、送服务,并为上海市高校毕业生 就业提供招聘服务。招聘会现场学校与平安银行上海分行、宁波银行上海分行签 订就业实习基地协议,同时举办职场启航训练营的开班仪式。招聘会聚集了浦东 发展银行在内的 53 家金融类及综合企业参与,共计发布用人需求 4800 余个。除 此之外,在上川路校区和文翔路校区同时举办“2022 届毕业生校园招聘周”活 动,4 天 8 场两校区的线下招聘周真正做到了小型化、多场次、精准化,提供近 400 个工作岗位,用人需求 2000 余个,招聘专业覆盖我校全部专业。
2.深化产教融合,不断开拓毕业生就业市场。学校深化产教融合,先后与浦 发银行上海分行、万宝盛华、杭州银行上海分行等多家企业签订了合作协议。与 银行、会计师事务所等重点行业、优质企业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。进一步拓宽与 长三角地区企事业单位的合作渠道,先后与浙江省人才市场、绍兴人保局、温州 人保局、浙商协会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,走访中信建投证券上海分公司等企业。 学校发挥各部门全体教职员工的资源优势,多渠道收集就业信息、推荐毕业生。 积极拓展新兴领域的就业空间,挖掘平台经济、共享经济中的就业机会,引导毕 业生发挥智力优势,到战略性新兴产业、先进制造业、现代服务业等领域多元化多渠道就业创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