就业地区分布:学校2022届毕业生就业地区涵盖了 28个省市/自治区/直辖 市;其中以河北省内就业为主,所占比例为80.04%,为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 了人才支持和智力支撑。省外就业毕业生主要流向了北京市(4.41%)、天津市 (3.25%)、四川省(1.16%)这些产业改革较快、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。
表1-9 2022届毕业生就业地域流向分布
| 就业省 | 人数 | 占比 | 
| 河北省 | 1307 | 80.04% | 
| 北京市 | 72 | 4.41% | 
| 天津市 | 53 | 3.25% | 
| 四川省 | 19 | 1.16% | 
| 贵州省 | 17 | 1.04% | 
| 山东省 | 16 | 0.98% | 
| 就业省 | 人数 | 占比 | 
| 宁夏回族自治区 | 14 | 0.86% | 
| 广东省 | 14 | 0.86% | 
| 青海省 | 13 | 0.80% | 
| 甘肃省 | 13 | 0.80% | 
| 吉林省 | 12 | 0.73% | 
| 陕西省 | 11 | 0.67% | 
| 云南省 | 11 | 0.67% | 
| 河南省 | 8 | 0.49% | 
| 辽宁省 | 7 | 0.43% | 
| 山西省 | 7 | 0.43% | 
| 重庆市 | 7 | 0.43% | 
| 内蒙古自治区 | 6 | 0.37% | 
| 黑龙江省 | 5 | 0.31% | 
| 江西省 | 3 | 0.18% | 
| 江苏省 | 3 | 0.18% | 
| 安徽省 | 3 | 0.18% | 
| 湖北省 | 3 | 0.18% | 
| 广西壮族自治区 | 3 | 0.18% | 
|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| 2 | 0.12% | 
| 浙江省 | 2 | 0.12% | 
| 福建省 | 1 | 0.06% | 
| 湖南省 | 1 | 0.06% | 
省内就业城市分布:省内就业毕业生主要流向了石家庄市(34.89%)、邯郸市(12.09%)和保定市(10.71%)。
各就业地区吸引力指数:各省市(直辖市/自治区)吸引力指数较高的省份为 北京市(18.00)。
表1-10 2022届毕业生各省市(直辖市/自治区)就业吸引力指数
| 就业省 | 吸纳毕业生数量 | 毕业生生源数量 | 就业吸引力指数 | 
| 北京市 | 72 | 4 | 18.00 | 
| 浙江省 | 2 | 1 | 2.00 | 
| 天津市 | 53 | 27 | 1.96 | 
| 广东省 | 14 | 13 | 1.08 | 
| 湖北省 | 3 | 3 | 1.00 | 
| 云南省 | 11 | 13 | 0.85 | 
| 山东省 | 16 | 20 | 0.80 | 
| 宁夏 | 14 | 18 | 0.78 | 
| 河北省 | 1307 | 1694 | 0.77 | 
| 青海省 | 13 | 18 | 0.72 | 
| 四川省 | 19 | 30 | 0.63 | 
| 甘肃省 | 13 | 21 | 0.62 | 
| 河南省 | 8 | 13 | 0.62 | 
| 内蒙古 | 6 | 10 | 0.60 | 
| 广西 | 3 | 5 | 0.60 | 
| 山西省 | 7 | 12 | 0.58 | 
| 陕西省 | 11 | 20 | 0.55 | 
| 就业省 | 吸纳毕业生数量 | 毕业生生源数量 | 就业吸引力指数 | 
| 辽宁省 | 7 | 13 | 0.54 | 
| 贵州省 | 17 | 33 | 0.52 | 
| 重庆市 | 7 | 14 | 0.50 | 
| 吉林省 | 12 | 26 | 0.46 | 
| 江西省 | 3 | 7 | 0.43 | 
| 黑龙江省 | 5 | 20 | 0.25 | 
| 湖南省 | 1 | 4 | 0.25 | 
| 安徽省 | 3 | 13 | 0.23 | 
| 江苏省 | 3 | 0 | — | 
| 福建省 | 1 | 0 | — | 
| 新疆 | 2 | 0 | — | 
 .png)
.png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