导航菜单

淮南联合大学2022届毕业生就业基本情况

 
 (三)就业方式

  在就业学生中 ,专升本 249 人 , 占就业人数的 8 . 12%;应 征入伍 78 人 , 占就业人数的 2 . 54%; 自主创业 54 人 , 占就业 人数的 1 . 74% ,相比 2021 年的 3 人 ,有较大程度的提高; 自 由职业 35 人 , 占就业人数的 1 . 14% 。

  (四)就业流向

  1 、 全国分布

  2022 届毕业生就业区域主要是在安徽和江苏 ,共计有 2848 名毕业生在以上地区就业 , 占就业人数 93 . 10% 。其中留在安徽 就业人数为 2545 人 , 占比为 83 . 20%;江苏省就业人数为 128 人 , 占比 4 . 18% 。

  我校为安徽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输送了大批的智力人才 ,符合 我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办学思路 。其他地区则主要分布在 江苏 、上海和浙江 ,长江三角洲一直以来都是我校毕业生就业的 主要去向 , 与 2022 届毕业生就业去向总体一致 。 具体情况见 (图 4 ) 。

  2 、 省内分布

  2022 届毕业生在省内各市就业的学生主要分布为:淮南市 1138 人 , 占比最高为 44 . 72%;合肥市 608 人 , 占比为 23 . 89%; 阜阳 141 人 , 占比 5 . 54%;滁州 138 人 , 占比 5 . 42%;蚌埠市 、 亳州市 、芜湖市 、宿州市 、 马鞍山市 、 淮北市毕业生占比在 3% 左右 ,毕业生在省内各市就业人数与 2021 届毕业生基本保持稳定 。

  3 、 就业行业

  2022 届毕业生就业行业排在前三位的分别是教育 、卫生和社会工作 、 制造业 ,分别占比18 . 32% 、13 . 59% 、12 . 14% ,具体 见表 4 。

  表 4 :2022 届毕业生就业行业分布

序号 单位行业 就业人数 占比
1 教育 492 18 . 32%
2 卫生和社会工作 365 13 . 59%
3 制造业 326 12 . 14%
4 批发和零售业 298 11 . 10%
5 建筑业 213 7 . 93%
6 信息传输 、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148 5 . 51%
7 居民服务 、修理和其他服务业 136 5 . 07%
8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136 5 . 07%
9 公共管理 、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 116 4 . 32%
10 住宿和餐饮业 113 4 . 21%
11 交通运输 、仓储和邮政业 76 2 . 83%
12 文化 、体育和娱乐业 69 2 . 57%
13 农 、林 、牧 、渔业 43 1 . 60%
14 电力 、热力 、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 42 1 . 56%
15 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 36 1 . 34%
16 房地产业 24 0 . 89%
17 金融业 22 0 . 82%
18 采矿业 19 0 . 71%
19 水利 、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9 0 . 34%
20 军队 2 0 . 07%

  (五)对 口就业情况

  2022 届毕业生对口就业总数为 2190 人 ,对口率为 71 . 43% , 与往年同期基本持平 ,其中对口率比较高的专业为应用化工技术 、 数控技术 、机械设计与制造等专业均在 90%以上 ,具体专业就业 对口情况见表 5 。

  表 5 :淮南联合大学 2022 届毕业生对口就业情况

院校名称 序 号 专业名称 总人
就业人
对口人
对口率



建筑与艺
术学院
1 建筑室内设计 75 74 58 78 . 38%
2 建筑工程技术 138 133 100 75 . 19%
3 工程造价 90 88 71 80 . 68%
4 道路桥梁工程技术 23 22 15 68 . 18%
合计 326 317 244 76 . 97%
经济管理 5 会计 226 220 170 77 . 27%
 
学院 6 连锁经营管理 15 14 8 57 . 14%  
7 市场营销 72 71 49 69 . 01%
8 电子商务 89 86 67 77 . 91%
9 物流管理 27 26 15 57 . 69%
合计 429 417 309 74 . 10%





人文与外 国语学院
10 旅游管理 11 10 7 70 . 00%
11 酒店管理 29 28 15 53 . 57%
12 学前教育 591 569 485 85 . 24%
13 英语教育 86 86 73 84 . 88%
14 应用英语 19 19 11 57 . 89%
15 应用日语 13 13 5 38 . 46%
16 法律事务 75 69 21 30 . 43%
合计 824 794 617 77 . 71%



信息工程
学院
17 物联网应用技术 13 13 10 76 . 92%
18 计算机应用技术 168 167 117 70 . 06%
19 计算机网络技术 39 39 26 66 . 67%
20 动漫制作技术 28 26 17 65 . 38%
合计 248 245 170 69 . 39%



医学院
21 护理 619 584 344 60 . 78%
22 助产 96 92 50 54 . 35%
23 医学美容技术 39 39 17 44 . 74%
24 口腔医学技术 64 64 21 32 . 81%
合计 818 779 432 56 . 84%




制药与材
料学院
25 宝玉石鉴定与加工 4 4 1 25 . 00%
26 应用化工技术 30 30 30 100 . 00%
27 药物制剂技术 13 13 11 84 . 62%
28 药品经营与管理 38 37 30 81 . 08%
29 药学 158 157 141 89 . 81%
合计 243 241 213 88 . 38%
智能制造 30 机械设计与制造 5 5 5 100 . 00%
学院 31 数控技术 18 18 17 94 . 44%
32 机电一体化技术 117 116 81 69 . 83%
33 电气自动化技术 74 71 52 73 . 24%
34 汽车电子技术 28 27 19 70 . 37%
35 新能源汽车技术 55 55 31 56 . 36%
合计 297 292 205 70 . 21%
合计 3185 3066 2190 71 . 43%

  (六)薪资水平

  我校采用网络问卷的方式对 2022 届毕业生就业状况进行了 调查 , 1138 名学生参与调查 , 占学生总数的 35 . 73% ,毕业生的 薪资水平总体情况如图 6 。

  (七)毕业生就业稳定性

  基于网络问卷调查 ,有效问卷 1138 份 ,有 77 . 07%的毕业生 没有更换过工作单位 , 与去年情况基本相同 ,具体情况见图 7 。 从数据分析来看就业情况比较稳定 。

  (八)毕业生推荐能力情况

  毕业生在择业就业过程中 ,根据个人的体验 , 感受到各方面 能力的重要性 , 通过调查发现 ,83 . 27%的学生认为专业知识 、 71 . 35%%的学生认为沟通能力 、 近 68 . 14%的学生认为适应能力 在择业 、 就业过程中非常重要 ,建议学校根据调查结果加强这 些方面的培养 ,具体情况见图 8 。

  (九)毕业生实现就业的渠道

  通过调查发现 ,在毕业生实现就业的渠道中 ,有 29 . 85%的毕 业生是通过熟人介绍方式实现就业 ,27 . 44%的毕业生通过网上求 职的方式实现就业, 而19 . 01%的毕业生是通过学校组织的校园招聘会实现就业 。

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,不代表本站立场。

凡注明为勤学驿站(城市与大学)原创作品的,未经许可,不得转载;源于网络的作品,若对您造成了侵权,请联系本站,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。

本文地址:/hd/anhui/1475.html

收藏此文 赞一个 ( ) 打赏本站

如果本文对你有所帮助请打赏本站

  • 打赏方法如下:
  • 支付宝打赏
    支付宝扫描打赏
    微信打赏
    微信扫描打赏
留言与评论(共有 条评论)
验证码: